高职外语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初探

点击数:540 | 发布时间:2025-08-08 | 来源:www.snlbw.com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2-2589(2014)21-0227-03

    目前,国内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在外语专业中开设了现代汉语这门课程,其目的在于通过引导外语专业学生学好汉语入门知识,提升语言学习力,进而促进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目的的达成。但从实质成效看,该门课程的教学成效并不明显,甚至一度成为老师和学生的一种负担。不少人觉得,出现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因为现代汉语常识复杂难懂,缺少趣味性和实用性。但,从事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的教师已经常见意识到,这门课程传授的常识在实质日常的运用是相当多的,而且也可以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它积极有哪些用途。因此,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以更好的增强这门课程的教学成效 势在必行。在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学内容的改革最为重点。

    1、以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线整理教学内容

    现代汉语教学内容应该与高校人才培养目的联系起来,并且要依据各专业学生的特征和常识需要状况拓展针对性的教学。大家应以贴近生活、满足运用、适应市场的人才需要为导向,紧扣学生的生活实质,结合对市场和学生的有关调查,精心选择教学内容[1]。因此,在面向高职外语专业学生选择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时,要考虑以下三个原因:专业人才培养目的的达成、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社会实质需要。

    科学适当的安排教学内容,需要从教学整体上来考虑,而不只指的是对教程内容和课外辅助教学内容的选择,它还应包含课堂上各种活动的拓展、各种教学环节的设计与课堂教学内容在课外的延伸等等。既然要从整体上来考虑教学内容,那样就需要有一条主线将教学内容的每个部分连接起来。依据上文提到的在选择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内容时应考虑的三个原因,“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应该是将外语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内容各部分有机连接起来的主线。“语言运用能力指的是一个人在系统学会其母语各种语言要点和结构规则的基础上,按肯定方法运用它们生成话语以达成交际目的能力。”[2] 将“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作为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主线,这是由于:其一,高校外语专业主要以培养熟练学会和运用一门或多门外语的高素质人才为目的。其二,大学生综合素质指标中尤为重要的一项就是人际交往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其三,大学生毕业后,要适应激烈的社会角逐和提高我们的职业进步空间,也需要非常不错的语言运用能力,这是取得职位角逐,迅速融入职业圈,加大人际协调,提高业务能力应具备的基础性能力。所以,以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线来整理教学内容是科学适当的。

    有了这条主线,则现代汉语课程的整个教学内容离不开这条主线。以教程内容选取为例,有的高校外语专业除开设了现代汉语课程外,还开设了中文课程、书法课程等,这个时候“语音”和“现行汉字”这两部分内容在现代汉语课程中就无须重点解说。教师可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词语”、“语法”和“修辞”这三个方面,由于“词语”和“语法”是这门课程的基础,而“修辞”强调的是语言的运用。另外,既然要强调语言的运用,那就应该在课程教学中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做人、掌握做事、掌握共处、掌握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的设置一些紧靠所学常识的课堂活动,比如仿真场景语境模拟,词汇接龙、词汇讲解、成语剖析、英汉互译、推荐学习经验等,以期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应用语言,做到真的的学以致用。

    2、以提升语言运用的准确性、生动性为目的精心选择教学案例

    在外语专业开设现代汉语课程,其直接目的在于通过提升学生的母语水平,促进学生专业外语的学习。然而,要达成这个目的困难重重。缘由不少,有一个现实困难就是,现代汉语的教程虽多,但依据学生专业特征有针对性进行教学内容选取的教程极少,而能进一步将现代汉语常识和学生所学专业常识结合起来的教程更少。因此,在外语专业现代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怎么样依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和学生实质选取最经典、最好用的例子来进行教学,对教学成效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一)词语的教学

    对外语专业学生来讲,无论是在将汉语翻译成相应外语的过程中,还是将外语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对词汇的选择同样都非常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发现不少学生在翻译的时候用词非常随便,致使自己所翻译出来的文字水平非常低,甚至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针对此状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选取典型例子重点给学生解说“近义词辨析”和“动词的选择”这两部分内容。

    1.近义词的辨析

    汉语的近义词十分丰富,从用词造句的角度看,近义词有哪些用途是不少的。精心使用近义词,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成效,可以使表意准确。但近义词的意义也有细微的差别,正是由于有这种差别,所以致使外语专业学生在翻译中选择用词的时候常常出现一些问题。

    例:他用柔和的见地看着李四光说:“大家支持你!”

    “支持”和“支援”均有鼓励、帮助的意思,此例主要指精神上给予鼓励、帮助,所以使用了支持;而支援主要指物质上给予鼓励、帮助。

    但,大家在对英语中的“support”进行翻译时,就需要看具体情境了。由于在英语中“support”既有“支持”之意,也有“支援”之意,甚至还有“扶持,支撑”的意思,比如:

    (1)对于那些寻求和平与安全的:大家支持你。

    To those who seek peace and security: we support you. (2)克林顿承诺美国将继续提供支援。

    Clinton pledged continued u.s. Support.

    (3)单独的金融投机需要并不可以支撑大宗产品价格。

    Financial demand alone can't support commopty prices.

    所以,在将外语单词翻译成为汉语过程中,大家需要依据词汇在英语中的语境来进行理解并依据汉语需要表达的意思来进行翻译,不然就会导致意思的偏差。而在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大这种练习。

    2.动词的选择

    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动词的选择也非常重要,同样是表示动作,用词的不同会致使它的表达成效不同。

    例: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

    这几个加点的动词十分准确地表现了这个刽子手凶狠、暴力、贪婪等性格特点。假如把“抢”改为“拿”、把“扯下”改为“打开”,就不可以非常不错地表现该人物的性格特征了。通过这个例子的学习,在对比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确语言运用的准确、生动能让我们的语言表达更上一层楼。而随后,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通过选取一段类似情境的外语短文,让学生自由翻译成汉语,然后选取一些同学翻译后的区别进行对比,让大伙进一步深刻领会到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对表达意义的影响。

    (二)语法教学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它在现代汉语课程中占的分量较重,同时它的理论性较强,不少学生几乎“谈语法色变”,语法教学也是不少教师的难点。怎么样通过简单的解说就可以让学生了解要素,这需要教师不断提升教学的艺术。

    1.词类的区别

    尽管各种语言之间有着明显有什么区别,但事实上作为语言本身来讲各种语言之间还是有互相联系的地方。譬如,大家在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和将英文翻译成汉语过程中有一些翻译方法就有不少一样的地方。如在讲授“词类”这部分内容时,不少学生可能分不清“数词”和“量词”,教师可使用一个翻译的例子来加以区别这两类词:“two books”,大家把它译为两本书,其中“两”是数词,“本”是量词,而该句的英语原文中没出现量词“本”,但在汉语翻译的时候为了表达的需要,大家会给这个句子加上一个量词。文言文中也有类似的现象:“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个句子中的“三”在用现代汉语翻译的时候同样要译为“三次或者是多次”,“三”是数词,译成汉语时同样也要加上量词“次”,使语言的表达更完美。通过如此的对比学习,既能够提升外语专业学生学习现代汉语的兴趣,同时学生也能非常不错区域分不一样的词类。

    2.虚词的使用方法

    有的学生总喜欢根据我们的兴趣喜好来运用语言。譬如说“的”这个结构助词,有的学生不管在那种情况下,想用的时候就用,不想用的时候就把它省略了,其实这是不可取的。语序和虚词是现代汉语要紧的语法方法,用不需要虚词,用不一样的虚词,一般会使句子的意思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比如:

    海南大学

    海南的大学

    第一个短语没用虚词,第二个短语用了虚词“的”,它们的范围和表达的意思有非常大的差别。所以应该引导学生用词的时候必须要小心。

    (三)修辞教学

    修辞的范围是非常广的。“通过修辞部分的学习,使学生注意造词练句,适合地运用修辞格,改进文风,并逐步形成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精炼、生动的能力,从传统的修辞格学习为重点转到语言运用上来。不但要让学生学会好词汇和句子锤炼的常识,了解如何去赏析优美的精彩的语言,而且还应从交际、信息和文化的角度去讲解语言,如此才能使学生体味到语言的妙处,从而促进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提升。”[3]

    1.句式的选择

    英语的学习讲究句式的剖析,其实汉语中句式的选择也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外语专业的学生在进行“中文翻译英文”的过程中,碰到比较长的句子就无从下手,翻译出来之后会发现整个句子的结构很混乱,完全没办法表达出原句的意思。针对些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重点给学生解说“长句与短句”的运用,特别是长句与短句的相互转化,以便于解决长句难翻译的现象。

    例:虽然芭蕾舞艺术萌芽于意大利,但它形成一种完整的艺术形式却是在法国,因此大家把法国称作“芭蕾舞的故乡”。

    这是一个长句,在训练过程中,教师需要学生把这个长句分解成三个短句,通过类似的训练,让学生掌握长句与短句之间的相互转化,碰到长句的时候不再惊惶失措。

    2.语言的美化

    在翻译或者写作的过程中,不少同学都感觉我们的语言不够优美。为何大家的语言不够优美呢?罗曼?罗兰说过:“日常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大家要如何才能发现美呢?大伙应该听说过“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谚语,它告诉大家“第一心中要有爱才会有美”,这句话用到语言的美化中也是这样。要想让我们的语言变得美第一大家心中要有美,我们的内心要对所要写的东西有感情,大家要爱它,它在大家的眼中才能美起来。另外,定下一个“爱”和“美”感情基调非常重要。

    例: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这则寓言中描写珠宝盒的句子是“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这个珠宝盒有多美呢?本来值钱的珠宝,但它居然会让郑国的这个人留下了盒子而把珠宝还给了这位楚国的商人呢?为了让学生可以爱上这个珠宝盒,教师让学生把它想象成自己最心爱的东西或者定情信物,如此一来,学生非常快就有了写作的激情,然后又引导学生在文章的开头定下一个感情基调:这个盒子真美啊!

    在这次活动中,大多数学生都可以用一些优美的词汇或者句子来描绘这个珠宝盒。有同学引用了“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句子来形容玫瑰和翡翠镶嵌在一块的整体成效,还有的同学用到了“晶莹剔透”等词汇,还有同学用了一些和嗅觉、视觉等有关的形象色彩的词汇。通过反复训练,学生能深深领会到怎么才能使自己所用的语言变得更优美。 3、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根本目的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活动

    现代汉语教学应该要重视常识的延伸和拓展,强调常识的实用性,并在教学的过程中练习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依据学生所学的常识设置一些相应的活动。

    (一)词汇讲解

    语言学习的成效最后是要在应用的过程中检验的。目前,不少学生很难用我们的语言来表达我们的看法,滥用词汇,逻辑混乱,抓不到重点,直接导致了交际障碍。因此,在讲完“词义的讲解”这部分内容之后,教师可给学生安排一次“词汇讲解”的活动。通过事先筹备一些资料,每一个人从课堂领取的资料上都有二十个不一样的词汇,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来参与这个活动。每一个小组四个人,其中两位同学负责讲解词汇意思,另外两位同学来猜这个词汇是什么。并且需要学生在讲解词汇的时候也要遵循一些规则,譬如需要用语言来表达,不可以用动作;只能讲解词汇,不可以通过填空或者造句的方法来进行。比如讲解“水”这个词,不可以说“这个瓶子装的是什么”,而应该说“它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它是最容易见到的物质之一,是包含人类在内所有生命存活的要紧资源,也是生物体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讲解其中的任意一个特征都可以。通过如此的活动,让学生明了如何样去讲解一个词汇,从而让他们去领悟平常怎么样表达我们的看法。

    (二)英汉互译

    针对外语专业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找一些适合的例子把现代汉语常识的学习与外语专业常识的学习联系起来,学生会感觉实用性更强。而对于学外语的学生来讲,翻译无疑是一个最大的难题,特别是针对比较特定语言(成语、谚语、术语等)的翻译,学生一般没办法找到其中的技巧。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在学完“熟语”这部分内容之后,教师可找一些和熟语有关的英汉互译的资料,让学生进行训练,以提升学生的有关翻译技能。

    1.成语的翻译

    通过英文翻译中文与中文翻译英文交替进行翻译的办法来提升外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例:

    中文翻译英文直译:破釜沉舟 to burn the boat.

    如履薄冰 to be on the thin ice.

    英文翻译中文意译:to wake a sleeping dog. 打草惊蛇

    to 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 雪中送炭

    2.谚语的翻译

    A close mouth catches no flies.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A contented mind is perpetual feast. 满足常乐。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失败是成功之母。

    如上所述, 在高职外语专业现代汉语教学中,围绕提升语言运用能力这条主线,通过对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整理,教学案例的选取,教学活动的设置三大环节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为进一步发挥现代汉语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有哪些用途,增强该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渠道。当然,有关于这类问题的考虑还有待于以后进一步研究。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